那個點燃自己的外賣員,能照亮打工人嗎?
1月11日,江蘇泰州,海陵區一小區附近,一名蜂鳥配送員工作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,他拿起汽油澆身,點燃了自己。
在身上的火被撲滅后,他對著周圍的圍觀人群怒吼:“我要我的血汗錢”。
雖然暫時獲救,但全身燒傷面積高達80%,他的一生恐怕已經毀滅,不是被自己,而是被一頭吃人的巨獸。
如此事件發生在2021年的中國,足以教人瞠目結合和不寒而栗。
因為我們覺得“拖欠工資”四個大字早就被埋葬進歷史了,因為我們覺得時代發展到今天世道不該是這樣。
它讓人想起了五十年前的韓國,同樣的一幕也曾悲劇地上演。
1970年11月13日。這天漢城的服裝工業區和平市場上,氣氛極為緊張。無數保安來到這里,更有警車來回巡邏。
下午一點。老板們正在警告工人:“今天,有一批惡棍會舉行一場示威活動,呆在工廠里,不要出去。”
為了阻止工人來到示威地點,保安將通往國民銀行巷子的通道堵死了。
一個叫“三棟聯誼會”的組織,沒有聽從訓誡,而是在積極動員,很快,就有500多名工人聚集到了國民銀行附近。
為了避免被偵探發現,“三棟聯誼會”的成員們,站在和平市場三樓的陰暗的走廊里, 向下探視,觀察著形勢。此時,已經好幾名聯誼會成員被保安拉走,并被扣押。
那天早晨,工人全泰壹和其他成員準備好了橫幅,將這些橫幅藏在衣服里面,同時,離開和平市場三樓。
到下午一點半,他們將準備好的橫幅拿出來。
在下樓梯的時候,他們將橫幅拉開。結果走到二樓的時候,兩名偵探出現了,試圖搶奪橫幅。橫幅上面寫著“我們不是機器”。
在爭奪的過程中,橫幅被撕破了。一些聯誼會成員遭到警察痛打。剩下的成員極為憤怒,他們吶喊道:“你以為沒有橫幅,我們就不能進行示威游行了嗎?”
他們轉過身,跑向另一個出口。
正是在那個出口,全泰壹轉身面對自己的朋友們,用嚴肅的口氣說道:“你們出去,在香煙店那邊等我,我很快就會過來的。”
工友們雖然感到奇怪,但還是讓他一個人留了下來,他們則趕到香煙店,等待全泰壹的到來。
十分鐘后,全泰壹出現了,他拉著工友金基南的袖子,將他帶進了一個小巷子,并遞給他一根火柴,說:“局勢好像發展到了這樣的地步,我們中的一個人必須做出犧牲。”
意思是說,讓他幫忙點燃自己。原來,此前他告別工友后,已將一整罐汽油淋在了自己身上。
金基南感到恐懼和大驚,但他隨即想起全泰壹前一晚說的話:“讓我們假設一下,我們中的一個人為了示威而死,那樣的話,這些狗雜種們就會有所觸動。”
于是,他按照全泰壹的命令點亮了火柴。
一瞬間,全泰壹就像一團燃燒的火焰,他跑到國民銀行的巷子里,那里有很多工友。
“遵守《勞工基準法》!”“我們不是機器!”“周末我們需要休息!”“不許剝削工人!”“他們不是機器!”全泰壹大聲咆哮著。
工友們被震驚了,有的脫下自己的夾克衫幫他撲滅火焰,這時全泰壹已經倒下去了,他口中不斷呼喊著:“不要讓我白白死去。”
后來趕到場的記者們,拿出他們的記錄本,開始寫新聞報道。
他們對著已經燒焦的全泰壹問:“你這樣做的動機是什么?”此時,全泰壹的嘴唇動了動,但已經發不出聲了。
姍姍來遲的救護車將全泰壹帶去了醫院,而關于他自焚的消息傳遍了示威的工友群體。
憤怒的工友們怒吼著“我們不是奴隸,我們是人”,但他們很快就被警察打破頭,然后像狗一樣被拖到警察局。
被送到醫院的全泰壹已經奄奄一息了,母親李小善聞訊趕來,他對母親說道:“媽媽,你必須做完我已經開始的事業。”
焦急的李小善沒有放棄希望,她找到醫生,醫生對他說,如果給全泰壹注射兩針的話藥劑,那么他的身上的灼傷就會有所好轉。但藥劑很貴,李小善拿不出這么多錢。
李小善乞求這位醫生,給全泰壹注射藥物,她傾家蕩產也會支付醫藥費的。那位醫生一開始什么都沒有說,之后,叫她找那位政府派過來的勞工監察員做醫藥費的擔保人。
全泰壹的母親找到那位監察員,請求他為注射費用做擔保人,但監察員麻木不仁地回答道:“我為什么要做擔保人?”隨后,就走開了。
作為母親,她此時唯一能做的,就是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子慢慢死去。
全泰壹的慘烈自焚,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。
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漢城,有三大紡織市場,它們支撐了韓國70%以上的制衣需求。但經濟繁榮的背后,是紡織工人的異常艱辛與痛苦。
在和平市場,紡織工人每天必須工作15個小時,年輕的女工怕被老板和管理人員批評,甚至會選擇憋尿。
生產任務很重,工人不得不死命加班,但并沒有加班費,而且工資極低,全泰壹的工資就不夠他付漢城的房租。
在這種環境中,工人們長期被慢性消化病、極度疲勞、塵肺病、肺炎、神經痛、風濕病折磨。
全泰壹看到了自己的工友們遭受的苦難,立志幫助這些在血汗工廠工作的人。
韓國有一部《勞動基本法》,里面規定了八小時工作制和保障勞動權益,但全泰壹發現這些從來就沒有被執行過。
他和工友們做了調查問卷,把和平市場里存在的老板對工人的剝削情況,寫成了報告,交給了勞工監察員。不過,他并不知道政府官員早就同工廠老板沉瀣一氣,在遞交報告的時候自然是被一頓訓斥。
請愿失敗后,他還想過辦一個模范工廠,希望這個工廠能把工人當人看待,并縮短勞動時間,設置圖書室和運動設施,安裝供熱系統。但在當時的資本主義韓國,這一切注定只是空想。
當所有的希望都落空后,全泰壹更看到工友們示威被警察殘酷鎮壓,決定拋棄幻想,準備斗爭,他與自己的同志們準備舉行一個焚燒《勞動基準法》的儀式。
曾經被他讀過無數遍的《勞動基準法》,他要將它還有他自己一起燒掉。
勞動法的“存在”與“執行”之間,有時就是這樣有著很長的距離。
中國也是有《勞動法》的,自1995年頒布至今,當初的制定者們,也是在全心全意為勞動者考慮的。
只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,往往會遇到很多阻礙和困難。
前不久,有件事情引起人們關注,餓了么43歲外賣員送餐時猝死,平臺稱“不存在勞動關系,只能給人道主義費用”。
這位43歲的中年男人韓偉,不僅是一個騎手,還是父親、丈夫、兒子,他的愿望不過是多跑幾單,攢夠錢,在老家蓋棟房子,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。
現在,這一切都化為泡影,不僅身死異鄉,而且連勞動關系都不被承認。
只給2000塊的人道主義費用,頓時間被網友怒罵,斥責黑心資本家草菅人命,無情無義。
“資本來到人間,從頭到腳,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”,馬克思這句話,被我們年年講,月月講,天天講。但人們有沒有想過,資本究竟憑什么有恃無恐呢?
去年11月,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公布了“全國法院系統2020年度優秀案例分析評選活動”獲獎名單,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。
張三以“乙公司”的名義與甲公司簽訂《蜂鳥配送代理合作協議》,協議中約定的有效期為2016年4月23日至2017年4月22日。
2017年2月15日,周某進入甲公司運營的“蜂鳥團隊”平臺,從事配送員工作,3月15日17時28分,周某與案外人發生交通事故。
周某認為自己出了事,可以找甲公司,但甲公司認為周某不是自己的員工,有事請去找張三。
于是,周某提起仲裁申請,要求確認周某、甲公司自2017年2月15日起存在勞動關系,但裁決書上卻這樣寫著:“申請人(周某)的仲裁請求不予支持。”
周某不服,向法院提起訴訟。
一審法院認為,周某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找工作的人,他來到配送站點時,并不知道這家站點是個人開的還是公司開的,具體是哪個公司開的,他只是想找個工作干。
從表面上說,周某是跟張三的乙公司簽的協議,乙公司承包了甲公司“蜂鳥配送”業務,但周某是不知道的,在他的概念里,自己就是與甲公司建立勞動關系。
因為他下載了甲公司“蜂鳥團隊”APP,穿的是甲公司提供的統一制服,接受甲公司的統一管理。
當然,建立勞動關系需要雙方都有這個意愿。
甲公司雖然主觀意愿上不肯承認,但法院從甲公司系統內調取的周某的配送明細,顯示有運單號的訂單日期、創建時間和終態時間,配送員的姓名為“周某”。
這一配送明細恰恰證明,周某在2017年2月15日到2017年3月15日期間存在相對穩定地向甲公司提供勞動的情況。
最后,一審法院判決:確認周某與甲公司在2017年2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。
甲公司不服,提出上訴請求,請求撤銷一審判決,并讓周某承擔訴訟費用。
二審法院則認為,平臺本身并不產生產品,而主要致力于整合社會資源,提供即時或者約定服務,平臺經濟下的用工關系,應當兼顧互聯網用工的經營模式和特點。
周某自行采購勞動工具,自主安排工作,自行決定何時上下線,自行決定哪一天可以休息。所以,周某、甲公司不存在緊密的人身和經濟從屬性。
二審法院判定,周某與甲公司就勞動關系缺乏主要的聯結點,認定雙方不存在勞動關系,一審法院對此認定不當。
言外之意就是,平臺只是提供信息,而周某則找到了信息搞兼職,這怎么能算勞動關系呢?居然還想訛詐甲公司,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?
結果是甲公司贏了。
這個甲公司是誰,并不難猜測。一個小小的外賣員在提起訴訟時,需要面對一個多么強大的法務和律師團隊,也毋庸置疑。
甲公司財大氣粗,為何要對一個外賣員不依不饒,且毫不寬容,頗有一番斬盡殺絕的意味?
個中原因,也不難想象,一旦這個外賣員勝訴,那么就開了一個“壞頭”,以后會有千千萬萬個外賣員提起訴訟,他們將會勇敢地面對自己遭遇的不公,去奪回本該屬于自己的權利。
這種情況是甲公司不愿看到的,必須把它扼殺在搖籃里。不惜一切代價,一切手段,殺雞儆猴,讓任何膽敢違抗自己的外賣員心驚膽戰,老實本分。
不就磨破點皮,摔斷只腿,死個把人嗎,那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嘍,與其抗爭,不如自求多福吧。
20年前,珠三角的血汗工廠里,熱浪襲人,暗無天日,空氣令人窒息,工人們以血肉之軀貢獻經濟的增長。
就像歌里唱得那樣,開采我的血肉的火光,發動新世界的前進的泡影,雷鳴交織爆破成動蕩,此生再不歸太行。
為城市構筑基石的農民工,每年的討薪都是難上加難的難題,他們所做的太多,得到的太少。
2009年,流年討薪未果的農民工喬大普,在自己的紀實小說《我的討薪奮斗史》的封面上,印下了“前進、前進”4個紅色大字。他還引用當時熱播電視劇《士兵突擊》里的臺詞“不拋棄、不放棄,為討薪奮斗”,顯示自己的決心。
2011年1月16日,河北省興隆縣榆樹溝村農民劉德軍去要工資,并且帶了一瓶百草枯,雙方在工資數額等問題上發生爭執,一氣之下喝下劇毒農藥。
2012年6月11日,太原,一男子著爬在南內環汾河公園的一處信號塔上只為討薪,隨后消防、公安、120都趕來救援。母親看著信號塔上的兒子痛哭。
2013年1月10日11時許,130余名農民工在富平縣人民廣場集體上訪,封堵政府大門討要工資。其間,他們一度集體跪倒在政府門前,引來大量群眾圍觀。
2013年01月31日,在北京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外,5位農民工代表分別扮演成“憤怒的小鳥”、“加菲貓”、“唐老鴨”和“財神爺”等不同的卡通形象以靜坐的方式討薪,希望得到社會關注。
今時今日的中國,火車已經開了很遠了,已經駛入一片嶄新的天地,不應該再以肉身為動力。
農民工的討薪,以無數鮮血的代價,終于喚醒了社會的關注,在國家從政策到法律強有力的舉措下,情況已大為改善。
然而平臺下的外賣員,由于沒有勞動關系,法律援助不管他們,司法救助不管他們,中小企業保障基金也不管他們,甚至他們的討薪行為都無法獲得一個名正言順的“正義”認定。
如此,聲討平臺,已經不再有意義,因為他們大可以理直氣壯,一臉假正經地表示自己都說合法的。
這一幕,竟是如此地熟悉,按理說,它不應該發生在這個國家。
那些困苦疲憊難以喘息的人,那些辛勤勞作卻一無所得的人,那些身在溝壑不見陽光的人,當遇到不公和欺凌時,所能仰仗的只有法律了。
因為在他們樸素的認知里,《勞動法》應該是保護勞動人民的。我們實在不希望五十年前,手握勞動法烈火焚身的事情發生在這片土地上。
既然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子的,那么就請還原它本來的面目。
南北中國,天寒歲暮,在這個蕭瑟的冬天,我們聽到了太多不忍卒讀的慘烈新聞。
已經有人站了出來,因為他們知道,每個人都不是一片孤島。千百萬勞動群眾為了改善自己所在群體所進行的事業,正剛剛拉開序幕。
不必自稱為“打工人”,也不必自嘲為“小丑”,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,那就是無產階級。請各自盡一份力,發一分光,溫暖彼此吧。
「 支持紅色網站!」
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!
您的打賞將用于紅歌會網日常運行與維護。
幫助我們辦好網站,宣傳紅色文化。
傳播正能量,促進公平正義!

- “這個國家最聰明的一批人”和自焚討薪的外賣員并無不同
- 資本吃人新套路:“逼打工人走法律程序”
- 打工人,你拼的是未來,還是拼小命?
- 外賣員自焚、騎手猝死、拼多多跳樓,這個世界不應該是這樣的!
- 誰的悲哀?江蘇外賣員自焚:“我要我的血汗錢”!
- 子午:梁宏達和拼多多上春晚?請給打工人起碼的善意和尊重
- 打工人,我們都是資本家的奴隸
- 【?悲慘】外賣員點汽油自焚:我不要命,我要我的血汗錢!打工人的出路在何方?
- 為討薪點火自焚 外賣小哥的權益誰來保護
- 【晚報】為討血汗錢!外賣員澆汽油自焚;揪心,山東金礦爆炸22人被困(1.12)